金秋十月,散田收新江淮大地秋收正忙。变整在产粮大县安徽省宿州市泗县,田后大庄镇新集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孙明章正忙着引导群众加快秋收。集村和前两年的新事“三秋”时节比,现在他轻松了不少:村民吵架找他评理儿的散田收新事几乎没了。搁在以前,变整村民多割了东家的田后玉米、收割机压坏了西家的集村地,协调类似这样的新事纠纷是“三夏”“三秋”时节新集村的重要事。
这得益于新集村在2020年秋季推行“一户一块田”。散田收新望着眼前一片已收割完的变整农田,村民闵召新对这项举措很是田后认可。家里分属于村里不同地块的集村6块田地变成了集中于一处的“大块田”。在10月3日大幅降温前,新事闵召新请来了联合收割机,不到1小时,田里的大豆就已收完。“放在以前分散的几块田,得3天才能收完。这场秋雨落下,马上又能种麦了。”闵召新说。
1995年时,闵召新家分有约7亩地。当时村里依据田地优劣,为每户都划了一定额度的“好田”和“孬田”。从那时起种粮20余年,闵召新愈发感到效率太低、杂事太多:地块多,要和六七户打交道,一到收割季,往往吵个不停;收割机进场工作,要等周边地块收完,才能前往下一地块,否则有可能压了邻居家的作物。
在新集村,和闵召新有同样想法的村民不在少数。
“新集村1236户7815亩地,当时划分了约9000块地块,种植太零散,无法形成规模效益。”孙明章说,2020年秋,村“两委”尊重农民意愿,以二轮承包时每户土地亩数为基础,在各自然庄内将土地化零为整。先通过群众自愿,平整土地和修复涵渠等水利设施,“让土地无优劣之分”,再召开村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和村民组会议,形成群众认可的土地调整方案,针对个性问题逐一协商并给出专项解决举措。经过约1个月调整,新集村“小田变大田”“散田变整田”。
又是一年秋收时,机耕路上的农业机械正在田间忙碌。记者日前走访新集村时看到,调整后的田块四四方方,并且地块边缘有四界桩和通水渠。据孙明章介绍,现在村里的田块约有2000块。
土地调整后,种粮大户也尝到了甜头。记者采访了解到,大户朱昌成在村里流转了约150亩耕地种粮,与8年前刚搞土地流转时相比,效益明显增加,种粮更有奔头了。“现在土地整齐划一,全程机械化种植,单人工费这一项就比以前少了三到五成。农田基础设施完善,涝能排、旱能浇,种地更方便了。”朱昌成说。
由于种地条件改善、种粮效益提升,部分田块的流转租金也相应增加。不少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主动降价到村里抢干农活。“原先打药每亩地每次15元,现在只要10元,无人机植保每亩每次便宜2元。”孙明章表示。
新集村是泗县推进“小田变大田”“散田变整田”的缩影。
“田块变‘大’了,为下一步推进农业发展和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基础。”泗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庆松表示,目前这个县67个村25.7万亩田地由“小”变“大”、由“散”变“整”,在此基础上当地推行农作物品种改良、单品种连片种植和高标准农田治理等项目,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农民种粮效益也相应增加。
日前,搭载玉柴YCK05H燃氢发动机的洒水车在河北沧州正式投入作业,这是我国首台投入实际场景运营的氢内燃机整车,标志着我国氢内燃机行业已从技术研发迈向产品应用。作为高频在市区穿梭作业的市政&ldquo ...
低空经济“飞”出新质生产力!广东十佳农事无人机飞手诞生_南方+_南方plus盛夏的储良村碧空如洗,广阔无垠的龙眼林越发翠绿。全省飞手们翘首期盼的农事无人机飞赛来了!这是一场关于“低空经济”的竞逐。当前 ...
侨宝“新势力”徐必武:相信口碑,做品质茶的代言人_南方+_南方plus“在茶行业摸爬滚打了20多年,我只相信品质。”7月9日,在由新会陈皮龙头企业江门丽宫国际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2024侨宝金装七月 ...
2025年铁路暑运自7月1日启动以来,铁路部门统筹客货运输,细化落实旅客运输方案,全力为旅客暑期出行提供坚实保障。截至8月11日,今年暑运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已突破6亿人次。增加运力供给,科学匹配旅客 ...
7月15日,安徽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受理工作全面启动。 国家助学贷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金融手段完善我国普通高校资助政策体系,加大对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所采 ...
龙眼“点睛”高手云集,分界镇龙眼加工有多强?_南方+_南方plus7月20日,2024年广东省第一届农事运动会将在茂名高州举办,广东龙眼“点睛”大赛挑龙眼肉)作为其中一项赛事,将在高州市分界镇进行。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