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杭州讯(记者施本允)自己开了快4年的手车商二手车竟是重大的事故车,而购买时商家并没有明示。交易近日,未尽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消费者潘先生就遇到了这样的告知倒霉事儿。
2021年11月,义务温州市瓯海区消保委接到潘先生投诉,消费称自己开了快4年的获赔二手车被发现是重大的事故车,购买时商家(二手车行)没有说是手车商事故车,他要求商家给予合理解释和相应的交易赔偿,但商家不予理睬。未尽
瓯海区消保委接到该投诉后,告知工作人员立即进行了调查核实。义务经调查发现,消费2017年的获赔1月,潘先生在温州汽车城一家车行相中了一款二手车,手车商潘先生与商家签订合同,当即付完全款12.8万元购买了这款二手车。2021年潘先生考虑准备换车,将该车开到朋友店里让其给估价,准备转手。朋友检查发现该车发生过事故,发现该车在保险公司记录有2015年事故,属于“事故车”。但购车合同上明确写着“无泡水、无事故、无大修”,潘先生找商家理论,商家不予理睬。
对此,消保委工作人员多次开展调解,商家车行方先愿意退6.5万元,后又同意退6.8万元,再到退7万元;直到第四次调解,商家最终同意以9.1万元价格收回潘先生的车辆。潘先生对此表示同意。
温州市瓯海区消保委指出,二手车交易中是否发生过汽车事故,是消费者决定购买与否的重要因素,经营者必须明示或告知。《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办法》第二十八条明确,家用二手汽车销售经营者应当对二手汽车的来源是否合法、行驶里程、维修记录、交易记录、车辆存在问题等重要信息在出售前进行全面核查、检测,并将核查、检测的准确结果以书面或者其他可以确认的方式告知消费者。二手汽车的行驶里程、维修等情况无法核查的,应当将无法核查的事实和可能存在的隐患以书面或者其他可以核查的方式告知消费者。
瓯海区消保委提醒广大消费者,在选购二手车时一定要多个心眼,务必做好如下几点,以免使自己陷入了困境:一是确保法定证明文件齐全并检查车辆状态,建议以第三方机构出具的车辆检测报告作为判定车辆质量状况的依据;二是不轻信口头承诺,应仔细核对合同约定条款;三是留存证据,以便在产生消费纠纷时作为关键性证据,确保后期有效维权。
责任编辑:游婕记者7日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等四部门近日修订印发了《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管理办法鼓励职业学校与企事业单位互聘兼职,推动职业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在人才培养、带徒传技、技术创新、 ...
中国消费者报成都讯记者刘铭)1月11日,记者获悉,2022年四川省广安市市场监管系统共受理消费者咨询、投诉、举报15514件。其中,受理投诉6118件、举报1236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582.11 ...
中国消费者报广州讯陈晓莹记者李青山)12月26日,记者从广东省市场监管局获悉,从2019年广东启动了为期5年的食品小作坊生产提质行动以来,广东各地按照工作部署持续推动食品小作坊提质。截至目前,广东省食 ...
今年在全省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299所;支持和鼓励20万人口以上县特殊教育学校建设;今年年底前所有中职学校均达到B类以上办学水平;启动非贫困地区的教学点智慧学校建设……2月3日,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 ...
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记者刘浩)2月1日,记者从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日前,该局根据历年申请审批情况,再次升级优化上海市医疗器械广告审查系统,上线医疗器械广告审查好办功能。“好办”功能包含智能导引、智 ...
中国消费者报南宁讯石新华记者顾艳伟)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县市场监管局结合特殊管理药品流通领域专项检查,开展药店禁毒排查和禁毒宣传工作,提高医药从业人员的识毒、防毒和拒毒意识,谨防药品变毒品。检查人 ...